顧問(advisor)跟諮詢師(consultants)在定義上有何差異? | 創業小聚

顧問(Advisor)與諮詢師(Consultant)的定義差異

根據Onsen Global創辦人Tiffine Wang的觀點,台灣對於顧問(Advisor)和諮詢師(Consultant)的定義與矽谷有所不同。在台灣,顧問傾向於被視為諮詢師(Consultants),但在矽谷,顧問更像是導師(Mentors)。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是否擁有公司股權以及是否長期參與團隊運營。矽谷的新創公司非常重視資深顧問團隊,甚至將其視為吸引投資人的關鍵因素。

股權與長期參與的重要性

矽谷新創尋找的顧問(Advisor)通常會持有公司股權,並長期留在團隊中,提供指導和策略建議。這種模式能讓顧問更深入地參與公司的發展,並與公司利益緊密結合。Tiffine Wang提到,她投資的一家神經科學新創,其顧問團隊成員來自大型醫療體系和醫院集團,這對於產品落地和市場接受度測試有極大的幫助。

台灣新創如何吸引國際顧問

Tiffine Wang建議,台灣新創應盡早尋找能幫助公司出海的顧問。為了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和顧問,提供員工股權是基礎。股權能讓員工感覺自己真正擁有公司的一部分,有助於長期留任。此外,她也提供了針對不同關鍵角色的股權佔比建議,例如共同創辦人的股權分配以及關鍵職位的股權範圍,這些都應該在一定年限內分批給予,並設定至少任職滿一年的條件。

總之,顧問(Advisor)與諮詢師(Consultant)的區別在於是否持有股權、是否長期參與團隊。矽谷模式強調顧問的長期投入和股權激勵,這對於新創公司吸引國際人才和拓展海外市場至關重要。


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.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.
本頁為精簡版,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。
👉 View Full Version | 前往完整版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