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Have I been pwned」網站如何運作,以檢測用戶的資料是否外洩? | 創業小聚

「Have I Been Pwned」網站運作機制

「Have I Been Pwned」(HIBP) 網站由資安專家 Troy Hunt 於 2013 年創立,旨在幫助使用者檢測個人資料是否在已知的外洩事件中曝光。該網站的名稱「pwned」源自網路遊戲術語,意指「被攻破」或「被控制」。HIBP 的核心功能是收集和整理大量外洩的帳戶資料,建立一個可供搜尋的資料庫。

資料收集與整理

當發生資料外洩事件時,HIBP 會盡可能收集相關的資料樣本,包括電子郵件地址、密碼和其他個人資訊。這些資料來自各種來源,如公開洩漏的資料庫、安全研究人員的分享,以及與 HIBP 合作的政府機構。收集到的資料經過清洗和整理,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可用性。HIBP 網站已與全球 34 個政府合作,整理超過 128 億個外洩資訊,成為全球存有最多外洩密碼的資料庫。

使用者檢測流程

使用者可以透過 HIBP 網站輸入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或使用者名稱,網站會在資料庫中進行比對,查詢是否有任何外洩事件與該電子郵件地址相關聯。如果檢測到外洩記錄,HIBP 會顯示外洩事件的詳細資訊,例如外洩的日期、涉及的網站或服務,以及外洩的資料類型。HIBP 也提供密碼檢測工具,使用者可以檢查自己的密碼是否曾經出現在已知的洩漏密碼列表中。

提升網路安全意識

HIBP 不僅提供資料外洩檢測服務,更重要的是提升使用者的網路安全意識。透過讓使用者了解自己的資料是否已經外洩,HIBP 促使使用者採取行動,例如更改密碼、啟用雙重驗證,以及更加謹慎地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。這個網站讓外洩事件細節透明化,為使用者奪回資料控制權,提醒使用者網路使用的風險,並趁早修改早已暴露於風險中的帳號。


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.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.
本頁為精簡版,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。
👉 View Full Version | 前往完整版內容